当前位置:首页 > 景区概况 > 景区概述

西部绿洲城址上长出工业文明 上演花式“忘年交”

 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蓝色天空下的紫金花海,
让镍都充满了花一样的优雅与柔情,洋溢着浪漫的气息,也让这座戈壁工业城市变成了一座美丽的花城。

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缘矿兴企、因企设市,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
蓝色天空下的紫金花海,让镍都充满了花一样的优雅与柔情,洋溢着浪漫的气息,也让这座戈壁工业城市变成了一座美丽的花城。

金昌紫金花海 王生军 摄

早在4000多年前,金昌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距今2500—3000年左右,东亚大陆西部地区最早的一处绿洲城址出现了,它就是位于金昌市金川区的三角城遗址。


三角城模拟场景图 杨文远摄于金川区博物馆

三角城就像一颗珍珠,镶嵌于先秦时代中国西北农牧文化的版图上。

 

三角城遗址作为沙井文化的代表遗存,也是整个东亚大陆罕见的华夏农耕及礼乐文化圈以外的城邑遗址之一。


三角城遗址 杨文远 摄

上世纪40年代,夏鼐、阎文儒等中国早期考古学家,先后来到三角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三角城遗址进行了为期3年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2112件,有金器、铜器、铁器、石器、陶器、骨器、木器等。

相关专家研究认为,沙井先民们,在数百年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在金川河流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成就。

三角城古城遗址构筑起一座通向金昌远古历史、走近古人生活的桥梁,人们可以穿越时空隧道,感受历史跳动脉搏,感知历史风云变幻,感悟先民创造精神。

到了西汉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河西走廊击败匈奴后,金昌正式纳入西汉版图。自西汉在永昌建县至今,历经番禾、鸾鸟、骊靬等八县,谱写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金昌因其深厚的人文历史,秀美的自然山水,构成一道集生态风光、宗教文化、历史遗迹于一体的靓丽风景线,成为古丝绸之路上贸易和文化交汇的重镇。

金昌市永昌御山峡谷风景区、云庄寺、西大河、钟鼓楼等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所在地。

御山峡谷位于永昌县城北约10公里的龙首山脉中,长约15公里、宽100米至500米。峡谷两边山岩裸露、怪石峥嵘,峡谷内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的圣容河潺潺而流,圣容寺、圣容塔、汉明长城遗址、花大门石刻等景观交相辉映。优美的风光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圣容寺,全名御山峡圣容寺。


圣容寺全景 杨艺锴 摄

公元561年,北周皇帝宇文邕遣役3000人,耗时三年建寺,初名瑞像寺,中唐吐蕃统治河西时,定名圣容寺,沿用至今。

公元609年,隋炀帝在焉支山召开“万国博览会”后,曾亲临瑞像寺拜谒,并改名感通寺,下旨扩建增修寺院。

公元636年,唐太宗派特使到该寺朝拜。

公元644年的春天,玄奘从天竺(今印度)取经东归,经敦煌、肃州、甘州,如愿来到番禾感通寺拜佛讲经,并向僧众讲述了石佛瑞像的由来。

公元684年,唐中宗在位时,该寺经增修扩建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在此修行的僧众达1500人,香火极盛。就在这段时期,朝廷拨款,在寺后山顶和隔河对面的山腰上建成了大小佛塔各一座,塔因寺而名,称圣容塔。

圣容塔因其形制、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甚为相似,故又名唐塔。

 

圣容塔是永昌现存最早的古代建筑,为七级方形,空心、砖结构,基层较高,向南置门,可供出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容寺塔 杨文远 摄

2003年,永昌县重新修复御山圣容寺。现已建成的寺院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有石佛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地藏殿、护法殿、藏经楼、念佛堂、斋堂、回廊等。

 

千古名刹圣容寺涅槃新生,已成为游客观览的绝佳去处。


云庄铺翠 薛永成 摄

位于永昌县城东南的云庄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建造的庙宇,据《五凉志》和《永昌县志》记载:“晋代名僧摩阿(刘萨诃)栖云庄寺,石窟中有其挂锡处。”

明、清时期,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士民阶层郊游风景名胜的风气也悄然兴起。尤其清康、乾时期,永昌地方上的一些文人墨客,在游历邑内山水中吟诗赋唱,留下了诗情画意的永昌八景,“云庄铺翠”即为八景之一。

云庄寺四周,皆奇峰峡谷相抱,云庄寺石窟、石佛崖石窟等人文景观和祁连雪峰、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相映成趣。

沿着狭窄石阶拾级而上,悬崖峭壁上许多建筑和石窟跃然眼前,越往上走,视线越好,景致越开阔。

云庄寺寺院建筑完全依山势高低错落布局。云庄寺主殿耸立于云庄山主峰下,主殿西侧是圣母殿,圣母殿正南台地上,三官楼峙立于此,由此东转为奎星阁,地藏洞和大士岩位于奎星阁右上方。继续沿险峻的栈栏爬上山顶,就到了飞檐斗拱的仙灵窟,真武观则隐于山峦重叠的绿树丛中,秀逸静雅,树丛深处有一奇峰,险峻挺拔。

 

攀至峰顶,极目远眺,烟波浩渺的金川峡水库,隐约可现;永昌县城,如一幅水彩画,尽收眼底;山北的村落里,炊烟袅袅,静谧祥和,田畴、水渠、道路,错落起伏,一望无际。


永昌县城绿意盎然 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在金昌境内,有两条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的河流,一条是东大河,一条是西大河,这两条河流均属石羊河流域,是镍都金昌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东大河是金昌第一大河流,也是皇城水库的水源地。

 

皇城水库一带在明清以前就叫皇城滩,历来就是发展畜牧和避暑休闲的胜地。汉代时,这里是西羌族人放牧的地方,元朝时,成吉思汗之孙、窝阔台之子——阔端做永昌王,在此修建永昌王城和宫殿,其嫔妃眷属就住在这里。


皇城水库 薛永成 摄

 

西大河发源于祁连山东段之冷龙岭北麓,西汉所建的鸾鸟县故城遗址就位于西大河水库旁边。


西大河水库 王生军 摄

站在鸾鸟故城向四周远眺,东、西、南三面分别而为娃娃山大草原,黑土槽大草原和脑儿墩草原,绿意盎然。

距离西大河水库不远处即是连绵不绝的祁连山。

海拔4442米的冷龙岭,山峰雄峻,巍峨挺拔,山顶终年积雪、银装素裹,成就了永昌古八景之一的“天山积雪”。

雪山、湖泊、草原、骏马、羊群……祁连山元素一应俱全。

西大河水库下游就是蜿蜒纵横的窟窿峡。

窟窿峡、西大河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构成一幅大自然完美的风景画。

 

《牧马人》《蒙根花》《王昭君》等电影都曾在此拍摄外景。辽阔雄浑与秀丽多姿兼具,使西大河景区成为诠释中国西部风情的胜地。


西大河周围,一望无际的祁连草原。王生军 摄

 

西汉为确保河西地区的安全和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在河西设郡县的同时,采取了筑“塞垣”,设亭障,移民实边,戍兵屯田等措施。


御山峡谷中逶迤西去的明长城 杨文远 摄

汉代长城是早期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永昌境内的汉长城虽经两千年的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在荒漠戈壁和高山之巅,堪称人类文明史上一大奇迹。

长城横贯于永昌县境内,汉代始建,明代补修,全长数百公里,有烽火台近百座。

尤其是御山峡谷内逶迤西去的长城,婉若一条巨龙,气势磅礴,甚为壮观,已成为极佳的旅游观光地段。

诚然,从历史上看,金昌亦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管辖的地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月氏族即驻牧于此,汉初,匈奴破月氏,又为浑邪王所辖,浑邪王的屁股还没有坐热乎,就被霍去病率领的铁骑扫平。唐代宗二年(公元764年)陷于吐蕃,后又为西夏所据……

 

永昌县城的钟鼓楼,就具有蒙、汉、党项等多民族文化交融一体的风格。


永昌钟鼓楼 杨文远 摄

永昌钟鼓楼建于明万历十五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

永昌钟鼓楼其主体造型有屋顶、木构架、台基三大要素,这些要素是汉族建筑风格的主要特征,其盝顶式建筑特点则是元代常见的造型,在盝顶之上又加了一个八卦宝顶,这又是汉族民间盛行的五行之说,围栏上刻有的云纹图案,则是西夏宫廷建筑风格,这在甘肃省的古代钟鼓楼建筑中可以说独具特色。

 

永昌钟鼓楼历经数百年风雨浸润,作为永昌历史文化的象征,已经成为永昌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永昌人民的精神支柱。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新华大道金水湖景区 电话:0935—8236218

备案编号:陇ICP备05003265号 网站标识码:6203020020

甘公网安备 62030202000112号